第十三章 九千岁之潜龙在渊_混在大明搞社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九千岁之潜龙在渊

第(2/3)页

怎么是文官?”

  杨信问伙计。

  “五城兵马司就是文官,指挥不是指挥使,品级差的多了,指挥才不过一个六品官,副指挥就才七品,手下的弓兵和衙役差不多,不算官兵,过去就是给皇亲国戚们搂钱的杂官,维持一下京城治安,防火,甚至包括清扫,后来改成正途出身了。”

  伙计说道。

  “那巡捕营呢?”

  杨信问道。

  “巡捕营是武官,都是从京城周围抽调的卫所兵,他们不管白天,晚上才是巡捕营巡逻。”

  那伙计说。

  “这京城治安可好?”

  杨信问道。

  “别处如何这京城就如何!”

  那伙计笑着说。

  “小心和尚,离番人远点。”

  另一个伙计补充道。

  “呃,这是为何?”

  杨信问道。

  “京城寺庙多,各地游方的和尚数量也多,其中不乏歹人,当年曾经在京城一次抓了三百多盗贼,大部分都是藏在各庙的。番人性子野,朝廷多少也有些优容,故此喜欢闹事,咱们老百姓和他们冲突起来颇有些麻烦,毕竟官老爷都不喜多事。”

  第一个伙计说道。

  “若想在这京城买一处宅院,是不是也得有路引?”

  杨信问道。

  “当然得有,没路引谁知道是不是逃亡的军户?再说没路引在官府那边也无法立契,另外你算附籍,客户还是乐迁呢?没有路引谁也不知道你究竟从何而来,是何籍,就算房主想卖这四邻还不答应呢,铺长总甲也不敢接纳,要是出了事,他们可都是要一同担责的,别说是买了,就是租一处房也得要看路引的。这不是你路上走,过去就算了,有没有对关防的来说都不关他的事,没路引大不了不走大路,要说逃户想过去还不容易?找不到他们的责,但这是要入火甲邻里一同担责的,没人敢疏忽大意了,日后出了事都要受牵连。”

  伙计说道。

  不过他脸上的表情很有深意。

  “应该有解决办法吧?”

  杨信笑着说。

  伙计呵呵一笑。

  他不用说杨信也了然,后世火车站的厕所里贴满了解决办法呢!

  不过他也就问一问,至于是不是真变成大明朝的京城人,这个还得另外考虑,毕竟目前来说,他也是迷茫得很……

  “大爷!”

  旁边黄英喊了一声。

  杨信站起身,看着从里面走出来的黄镇等人。

  未来的九千岁笑看两人。

  杨信手里拿着瓜子包,旁边嗑瓜子的黄英脸色一红。

  “这俩孩子倒是颇为相趁!”

  魏公公说道。

  说完他就那么走了。

  杨信灵机一动,把那张银票塞进黄英手中,然后冲着她使个眼色,黄英疑惑了一下,不过还是拿那银票追九千岁去了。很显然这张银票用在九千岁身上,那价值比买个小院子强多了,虽然一百两对以后的九千岁来说堪称打他脸,但这时候他不是还没一飞冲天嘛!一百两不少了,光买红铜就能买一千多斤呢,一斤上好的红铜才九分银子,烧完冷灶的杨信转回头看了看黄镇的脸色……

  “做人要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lvsew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