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九三年(廿八)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章 九三年(廿八)

第(2/3)页



  简单来说,大顺这群实学派背后的阶级利益,是工商业资本、新兴阶层。

  而他们自己,则同样可以利用大顺已有的比较完善的官吏制度,军队制度等,成为这个体系中的一份子,从而取代那些旧地主、并且还能容得下足够的实学派学生获得不错的生活,不管是成为官吏,还是成为军官。

  这,其实是大顺实学派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圣西门是瞧不上那些法国旧制度下的地主贵族国王法官等,觉得他们都是废物。让他们滚犊子,让工业主义者上,法国会更好。

  而大顺实学派则是瞧不上那些旧体系下的生员儒生儒林地主乡绅等,觉得他们都是废物。让他们滚犊子,让实学派上,天下会更好。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当然,大顺这边的事,还是有一定特殊性的。

  金融资本,商业资本,其实是喜欢小地产所有制的。这既方便他们放贷,也方便小农以土地抵押,更方便他们操控物价低买高卖。

  而工业资本,在大顺这边,其实注意力也更聚焦于类似于川南井盐那样的情况——他们认为,像是井盐这样的地方,地主就是个生产过程的累赘,毫无卵用,不如收归国有,然后低价租给他们。

  至于工业的劳动力,本身小地产所有制在逐步兼并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除了劳动力外一无所有的潜在工资劳动者,故而他们也不是太在意。

  故而,大顺这边的事,终究还是一群、至少在嘴上要“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群来推动。

  单纯从经济决定的角度看,大顺的资产阶级并没有搞土地改革的动力——大顺和九三年之前的法国的土地制度,根本不是一回事。九三年风暴之后的法国土地制度,比起九三年之前的旧制度,还是风暴之后的土地制度和大顺现有的土地制度更像。

  土地问题,又是个大顺这边不可能绕开的问题。

  包括说,那些复古派的儒生,也着眼于土地问题,“均田乃天下第一仁政”的说法本身就是复古派儒生提出来的。至于更复古的井田、王田制等,那还是得动土地问题。

  所以,大顺这边实学派的工业主义技术统治论者,他们关于“有序的工业发展”的思路,是从一个与历史上圣西门的推演不同的方向推出的,但殊途同归而已。

  前面说了,刘钰跑路前大顺实学派的三歪经已经基本成型。

  而被刘钰讽刺为变种的马尔萨斯经济学,本质上属于是“广义的消费不足理论”。

  前面说了,这个东西,能推出好几种结果。甚至可以推出来“只消费、不生产”的纯食利阶层是社会稳定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人;也可以逆练卢森堡推出来“对外扩张,占据更多的非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殖民地是唯一可行的资本积累之路”。

  等等、等等。

  只要想推,从地主到贵族、从放贷的到对外扩张的、从租佃体系到帝国主义,全都能推出来其“必然的”或者“合理的”。

  而大顺这边渐成显学的那个派别,他们的推理,也是从三歪经里推出来的。

  首先,小农,是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内的吗?

  不是,因为刘钰当初转述过老马的话,亦即两种私有制的区别。

  那么,扩大小农的数量、或者说扩大这种自己的劳动成果都归自己所有的小农的数量,是不是也算是一种在非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外扩大市场的方法?

  以纺织业为例。

  印度爪哇的棉花种植园;松苏的棉纺织厂……等等这些,都是资本主体生产体系内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wap.lvsewx.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